產后盆底肌修復有多重要?最佳時間千萬別錯過
- 文章來源:東方幸福國際母嬰會所
- 所屬分類:母嬰知識
- 發布時間:2020-12-16 15:08:51
很多時候,寶寶的出生對母親來說并不是如釋重負,而是一段更加艱辛的人生階段的來臨。今天,我們不談撫養孩子有多難,我們先談談一件事,這是女性生完孩子后面臨的第一個重要問題。不是身材的恢復,而是一個更重要甚至關乎以后生活的問題:盆底肌修復。
什么是盆底???為什么產后要進行修復?
相信很多伙伴都從年長的女性朋友或親戚那里聽說過這樣的尷尬經歷。打噴嚏漏尿,大笑時也會漏尿,甚至上下樓梯時都會漏尿……
難道是年紀輕輕就尿失禁嗎?其實,這都是因為產后沒有做好盆底肌的修復而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盆底肌呢?說白了,它就像盆腔底部的一張彈簧床,主要作用是承托和支撐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它還有一些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我們今天講的排便。對女性來說,隨著妊娠月數的增加,子宮越來越大。增大的子宮會占據腹部上面的空間,將胃等臟器向上擠壓之外,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會向下對盆腔內一些臟器進行擠壓、損傷。
以膀胱為例。在懷孕的中后期,當膀胱受到擠壓時,媽媽可能會出現尿頻的癥狀。子宮增大會導致盆底肌損傷(長時間的壓力,導致彈性降低),以及生產過程中過度的壓力和牽拉也會導致盆底肌損傷。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很好的承托盆腔內的臟器,造成子宮脫垂,加上盆底肌力量不足,小便很容易漏,痔瘡也輕易得。甚至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直腸膨出等癥狀。因此,這種修復必須及早進行。
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時間?
產后預防盆底肌過度牽拉和身體負重,這需要家庭成員更好的配合,產后6個月盡量避免產婦負重,以免加重盆底損傷。因此,產后撫養孩子的重擔不應該落在母親身上。父親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騰出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嬰兒和產婦,促進產后更快恢復。
無論產后有沒有出現盆底松弛的癥狀,都應進行盆底肌的康復訓練。很多寶媽因為照顧孩子找不到時間鍛煉,那么在家做簡單的盆底肌康復鍛煉,例如,縮肛運動是一種相對簡單而有效的盆底恢復方式。
媽媽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練習,一天兩次或三次,持續5或10分鐘,每次縮肛縮陰持續3秒鐘,然后重復練習。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加強產后女性盆底肌群的彈性功能。女性經常練習可以預防或緩解陰道脫垂,增加陰道收縮力,增加性高潮。
盆底恢復鍛煉一般在產后6周或12周進行,剖腹產進行盆底恢復鍛煉不宜早于產后8周。產婦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堅持練習,一般練習6周后,會有明顯的效果,長期鍛煉效果較好。
盆底恢復訓練一般不能晚于產后一年,最好在產后9個月內進行。這是盆底恢復的最佳時間,所以不要錯過。
免責聲明:圖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