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個月寶貝每月get哪些技能?粑粑麻麻趕快來對照
- 文章來源:東方幸福國際母嬰會所
- 所屬分類:母嬰知識
- 發布時間:2020-10-28 15:23:19
每個寶寶誕生,都承載著粑粑麻麻的希望。有些家長希望寶寶贏在起跑線上,有些爸媽希望寶寶度過愉快的童年。
無論如何,粑粑麻麻一定都希望寶寶能在正常狀態下健康發育。所以今天給粑粑麻麻們盤一盤寶寶每個階段應該掌握的“新技能”~
一、0-3個月大運動——趴
寶寶精神狀態正常的情況下,吃完奶二十分鐘后操作。第一次鍛煉時間為30秒一次比較適合,然后慢慢延長時間。趴的時候讓寶寶前臂彎曲,兩只小手放在前面,一旦撐不住頭部,可以給頭部一個保護。
趴著時寶寶會本能地想要抬頭,用前臂支撐身體,挺起胸膛。滿月后的寶寶趴著或仰臥時可以抬腿踢來踢去。隨著月齡增加頸部肌肉力量越來越強,頭頸部穩定性越來越好。
這樣既可鍛煉頭頸部、雙臂和胸部肌肉的力量,同時四肢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鍛煉,為下一步的大運動發育奠定基礎。還可以幫助寶寶排除腸道氣體,也可以緩解腸絞痛。

二、3-5個月大運動——翻身
翻身是寶寶可以主動去做的第一個高難度動作,為坐立做準備,需要身體多個位置的肌肉力量配合,寶寶需要更多的練習和嘗試。
家長可以通過4種方法訓練寶寶:
01、寶寶吃完奶二十分鐘后,將Ta仰面放在床上,從后輕輕握著Ta兩條小腿,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使寶寶的腰自然扭過去,肩也會轉一周。
02、讓寶寶側身躺在床上,在身后叫Ta名字,同時可用帶聲響的玩具逗引,促使寶寶聞聲尋找。
03、等這一動作練熟后,再將寶寶喜愛的玩具放在Ta身邊,逗引寶寶抓碰。這樣,寶寶可能會在抓玩具時,順勢又翻回側臥姿勢。
04、當寶寶能熟練從仰臥位翻成側臥位后,家長可在Ta翻身抓玩具時,有意識地把玩具放稍遠一些,讓寶寶順勢翻成俯臥。
翻身可以鍛煉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及四肢不同部位肌肉的協作能力。同時可以讓寶寶通過對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探索,自主移動身體,激發對事物更大的興趣。
三、5-7個月大運動——穩坐
寶寶掌握穩坐這個技能后,就可以擁有半直立的體位和視野,還可以解放出雙手自由玩耍,對寶寶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長。
粑粑麻麻們可以先讓寶寶仰臥,然后握住寶寶的手,將其拉坐起來,有意讓寶寶自己用力,家長僅用很小的力,以后逐漸減力,或僅握住家長的手指拉坐起來。
或者給寶寶準備好枕頭、靠墊等軟硬適中的輔助物品,幫助寶寶靠著物品坐好,但寶寶容易側滑或歪倒,所以家長不宜離開??孔鴷r間不宜太久,初學可坐3-5分鐘,熟練后也不宜超過10分鐘。
寶寶靠坐熟練后,可以開始穩坐訓練。開始時,家長可給予一定支撐,支撐力量可逐漸減少,每日可連續數次,每次10分鐘。
穩坐可強壯寶寶的腰背部肌肉,為寶寶解放雙手提供支持的身體姿態;其實,穩定的坐立是寶寶小腦平衡系統的第一次重要測試,對以后孩子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都非常重要。

四、7-9個月大運動——爬行
爬行既能鍛煉寶寶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協調能力,又能增強小腦的平衡感,對寶寶日后學習語言和閱讀有良好的影響。身材比例適中的孩子通常爬行最早,越胖則爬行越遲。
爬行初階,因為力量不足,爬行時間通常1-5分鐘之內,一會就會坐下休息,蓄力后再繼續。
隨著鍛煉時間增加,寶寶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夠強壯有力,他們會借助膝蓋用力推動身體向前移動,動作越來越熟練,速度也越來越快。這時候,要格外注意寶寶的安全問題,危險物品放置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五、9-11個月大運動——站立
站立是嬰兒第一次以全身直立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是作為人類幼崽生長最為重要的一個時刻,這個階段很短。
一切以寶寶的自發能力和需求發展為準。如果寶寶的腿部肌肉以及骨骼力量尚未發育充分的情況下,對嬰兒進行站立訓練,有導致O型腿的可能性。
六、12-14個月的大運動—學步
行走這個動作需要寶寶肌肉和骨骼力量,以及小腦的發育能力作為基礎條件的。過早學步容易導致摔跤,可能對嬰兒的身體與大腦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
不建議使用學步車,可能會造成寶寶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還易翻倒而傷害到一些寶寶。
七、15-17個月大運動—獨自站立
這個時候,寶寶可以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己支撐身體從躺或坐的身體姿態轉換為站立。這是寶寶在摔倒的時候,必須掌握的技能,原本不需要加以專門的訓練,但家長需要記住,盡量不要施以援手,多一些耐心,寶寶自己可以做到的。
八、18-22個月大運動—雙腳跳
雙腳起跳,家長可以先做給孩子看,引導寶寶模仿,慢慢掌握起跳的動作要領。此項訓練需要注意寶寶會不會因失去平衡而面部朝下摔倒,導致面部損傷。
九、23-24個月大運動—上下樓梯
粑粑麻麻可以在上下樓梯的時候牽著寶寶的手一起走,還可以邊走邊數數。上下臺階的數量慢慢增加,不要因為一次走得過多而勞累,影響寶寶的積極性。
切記防止寶寶突然跳躍導致的家長脫手而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