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嬰專家科普如何治療寶寶腹瀉
- 文章來源:東方幸福國際母嬰會所
- 所屬分類:母嬰知識
- 發布時間:2019-12-18 16:20:26
腹瀉是兒科常見疾病。它全年都有分布,在秋季和冬季經常發生。兩歲以下的兒童容易反復發作。此外,盡管腹瀉是一種輕微的疾病,但處理不當也可能給兒童帶來傷害。腹瀉有多種原因,包括感染、過敏、抗生素相關等。醫生說:“不管什么樣的腹瀉是由什么引起的,父母都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排便情況進行簡單的分類,然后根據程度決定是否帶孩子去看醫生。”
第一種是粘液膿和血便。如果兒童糞便中出現膿血,呈灰白色和灰紅色,帶有帶血和臭味的粘稠膿液,應送醫院治療。如果孩子患有精神退化并伴有發燒和其他癥狀,孩子應該立即去醫院。
第二種是水樣便。大便清澈稀薄或者湯很稀,沒有明顯的臭味。對于具有這種特征的排便,兒童可以在家接受一些簡單的治療。對于有水樣便的腹瀉兒童,父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觀察和感覺。一看,觀察孩子的精神和飲食情況,觀察排便次數,輕度疾病一般一天不到五次。第二次觸摸,然后觸摸孩子的腹部,看看是否有阻力,嬰兒的腹部是否松弛柔軟。如果上述情況無異常,父母可以直接購買一些腸粘膜保護劑、微生態制劑、ORS口服補鹽溶液,供子女在藥店和醫院服用。其次,父母應該按時給孩子輸液。當兒童出現嘔吐和腹瀉癥狀時,飲用食鹽補充液應是盡早開始的治療措施。
“補液”要求兒童緩慢而持續地喝少量的水。4歲以下的兒童每5分鐘喝一口,4歲以上的兒童每5分鐘喝兩口。如果兒童能順利飲水,飲水速度在1小時后可以翻倍,持續4小時左右。然而,如果孩子尿量少而不能喝水,父母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進行補液。相比之下,繼續進食也更重要。腹瀉期間的清淡飲食,減少甚至不吃東西,是許多父母發現孩子腹瀉后的第一反應。醫生警告說,“即使在腹瀉的情況下,孩子的小腸仍然有吸收營養的能力。給予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熱量的營養食品非常重要!民間所謂的“飲食”療法會在短時間內減少大便次數,但結果是營養不良和病程延長,這將嚴重導致兒童認知能力下降。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補充食物的添加選擇母乳、嬰兒配方奶粉、米粥和其他食物。如果孩子腹瀉在上述措施在家“治療”一周后仍未完全治愈,父母應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