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途而廢,學習不好,這些冷知識一定要知道
- 文章來源:未知
- 所屬分類:母嬰知識
- 發布時間:2020-07-03 18:10:14
“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做不好還哭,還不讓人幫忙,我應該怎么辦?”
“孩子總是想自己穿鞋,每次都穿反,我要不要糾正他?或者幫他穿?”
這些行為其實是孩子的一種堅持度,除了上述堅持度比較強的孩子外,還有些堅持度弱的孩子。他們往往表現為容易被新玩具吸引而忘記原本想要的玩具,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玩不到5分鐘就跑開玩別的去了。堅持度弱的孩子,家長就會擔心以后學習會不會不好?做事情是不是容易半途而廢呢?堅持度的強弱與學習效果關系沒那么大!
孩子的學習效果受生活、學習環境,教育方式方法,和孩子相處的人的個性,甚至老師的原因都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不同個性的孩子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爸爸媽媽不要焦慮。
1、堅持度和注意力分散不同
堅持度,是指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遇到阻礙時克服困難持續進行的程度。也就是看孩子在遇到阻礙時,選擇放棄還是繼續堅持。
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影響到他正在做的事情。比如,燈光、小狗、一群小朋友等都可能會干擾到孩子正在進行的事情。
2、如何分辨孩子堅持度是強還是弱?
堅持度弱的孩子,在嬰兒時期,我們會將他們歸類為容易帶養的。即使拿不到想要的玩具,給另一個玩具也是可以接受的。很明顯的是,家長在鍛煉孩子大運動的時候,明明之前經常玩的玩具,逗引他往前爬的時候,伸了伸胳膊,夠不到的話,孩子就選擇放棄了。
遇到困難時容易改變目標,是堅持度弱的孩子的氣質特點。
堅持度強的孩子,跟堅持度弱的剛好相反,會讓爸爸媽媽們感覺比較難帶養。比如想拿到的玩具,無論放在哪里都要想辦法拿到。即使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只要他想玩,還會堅持玩下去。甚至,沖泡奶粉的比例、水溫有變化,母乳喂養時媽媽使用的沐浴露味道有變化,孩子都可能出現不喝奶的情況。
做事情要做到自己滿意才會停手,這是堅持度強的孩子的氣質特點。

3、堅持度強弱不同,爸爸媽媽要如何引導?
(1)堅持度強的孩子:
家長不要做“裁判”,當孩子沒有辦法學習解決問題的時候,家長要開放式的問問題,找出孩子的原因所在,而不是直接判斷孩子對與錯。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參與討論,比如為什么要這么做?如何解決現下問題?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堅持度強的孩子多自尊心強,不容易低頭,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責,會影響到孩子以后自我情緒的表達。
適時夸贊,堅持度強的孩子可能過于執著,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出來適時夸贊,終止這次行為。比如,“現在積木收拾的很棒,這樣挺不錯的”。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破壞孩子的堅持度,而是適時打斷。如果孩子的行為持續時間很久了,而且家長明確知道,靠他現在的能力是完全做不到完美的,要及時制止。這也能讓孩子接觸到更多好玩、有趣的事情。
(2)堅持度弱的孩子:
制定小目標,這樣的孩子容易半途而廢,家長就需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短期的小目標。比如,練習爬行的時候,別人將玩具放在1米處進行逗引,堅持度弱的孩子,家長可以將玩具放在50厘米處。接著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他們學習。
適當鼓勵,無論哪個類型的孩子,家長都要適當給予鼓勵。當孩子完成小目標后,家長要及時給予獎勵,口頭表揚、擁抱、親吻、小禮物都是可以的,這讓孩子更有動力。
堅持度強弱不同,家長的帶養方式也有所不同,并不意味著某種類型長大就學習好。堅持度強的孩子,如果朝著正向發展,必然會締造佳績;堅持度弱的孩子,及時更改方向,嘗試新的方向,同樣能突破障礙,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