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媽媽發現,生完孩子以后,胃腸道一向很好的自己出現了便秘的癥狀;排便時間延長,排便頻率下降,有時候還很疼。這些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是產后新媽媽身體比較虛弱,全身上下的肌肉力量都比較弱,沒有足夠的力氣排便;
第二是懷孕晚期子宮增大,腹部膨脹,腹部和盆底肌肉被撐拉松弛,無法在需要的時候用力收縮,造成了排便力量不足;
第三是分娩的時候損傷了會陰和骨盆,產傷導致的神經反射抑制了排便的動作;
第四是媽媽們為了能分泌高質量的乳汁,在飲食中過度追求“高營養”,缺乏纖維素的攝入;
第五是受到傳統“坐月子”習慣的影響,媽媽們長期躺在床上,導致胃腸蠕動減少,腸內容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增加,水分過度吸收,造成了大便干結,不易排出。
產后出現了便秘怎么辦呢?哺乳期藥物不敢隨便用,長期使用開塞露怕產生依賴性,放著不管又怕引發痔瘡、肛裂等其他問題,更怕糞便中毒素被腸道吸收,影響自己和寶寶的健康;便秘真的好煩人!
下面小編就來教大家幾招,輕松應對產后便秘問題。
第一招:多喝水
生產時失血多,產后還一直有惡露排出,這些都是身體失水的過程。所以新媽媽一定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如飲用白開水、淡鹽水、蜂蜜水、豆漿等。
第二招:調整膳食結構
產婦在進食高蛋白食物的同時,應該合理搭配一些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蔬菜、粗糧、水果等。這些食物消化后會產生較多殘渣,這樣在確保營養成分多樣性的同時,也利于大便的通暢 。
第三招:早下床
中國傳統“坐月子”習俗認為生產一個月內不應出房門,應該多躺著、多休息,實際上,長期臥床會使新陳代謝減慢,胃腸蠕動也會大大減少,很容易導致便秘。
科學的產后修養方法是自然分娩后6-8小時開始嘗試自己坐起或調整姿勢,第二天嘗試下地,在室內走動,只要避免長時間的下蹲、站立,不疲勞就可以了。沒有并發癥的剖宮產產婦,第二天也可以開始試著下床走動,但是有并發癥的媽媽,一定要嚴格遵循醫生要求。
在不疲勞的情況下進行室內的行走或是產后保健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還可以促進惡露的排出,促進身體機能恢復。
第四招:Kegel運動
Kegel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是一種通過反復收縮部分盆底肌肉來改善盆底功能的運動方式。Kegel運動除了可有效改善便秘以外,還可以預防尿失禁和子宮脫垂,而且無論是坐著、躺著、站著都可以輕松操作。
初次嘗試Kegel運動的媽媽,可以先從仰躺著開始,雙膝彎曲,雙腳分開踩在床上,收縮盆底的肌肉,就像平時小便中途突然憋住的動作,也可以想象用陰道吸住某些東西。持續收縮10秒,再放松十秒,如此反復。運動時還需要注意不要用腹部的肌肉代替盆底的肌肉收縮,可以用手觸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緊縮的現象,則說明運動的肌肉錯了,要注意調整。
第五招:電刺激治療
電刺激是指用特定的脈沖電流,刺激組織器官或支配它們的神經,從而引起組織器官的功能發生改變 。電刺激可以穿過皮膚,直接作用于我們的肌肉,促進肌肉活動,有效改善排便相關肌肉力量;也可以作用于腸道,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媽媽們記得注意多喝水、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再合理搭配Kegel運動和電刺激,產后便秘就不用煩心拉~